最近,卫星图像曝光越南在南沙群岛秘密填造了11个岛礁,其中8个是全新开工,总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,甚至修建了军民两用机场跑道。
面对如此挑衅,中国却仅在外交层面表态“坚决反对”,并未采取强力反击。
这背后并非退缩,而是中国早已布下一盘大棋,西沙宣德群岛的30平方公里超级工程悄然成型,南海的战略天平早已倾斜。
越南的造岛行动集中在南沙西部,包括柏礁、南华礁等区域,部分岛礁上已出现雷达站、弹药库和可起降战机的跑道。
但这些工程暴露了越南的致命弱点:其填岛技术依赖欧洲二手挖泥船,效率低下且抗台风能力极差。
2015年台风“茉莉”过境时,南华礁的填造成果被大浪冲毁大半,而越南每年需消耗全国水泥产量的三分之一来维持这些“海上违建”。
中国在南沙的“三大四小”岛链(美济、渚碧、永暑三大岛及华阳等四小岛)已形成碾压性优势。
这三大核心岛屿总面积达12.7平方公里,配备3000米永备机场、深水港口和全域监控雷达,可部署红旗-9防空系统与远程侦察无人机。
永暑礁的万吨级码头能停靠军舰,渚碧礁的雷达阵列可24小时覆盖越南非法岛礁。相比之下,越南的苏-30战机从本土飞抵南沙后,滞空时间不足15分钟,毫无战略威胁。
中国选择按兵不动,首要原因是东盟贸易大局。 东盟已连续多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,2024年双边贸易额达6.99万亿元。
若对越动武,将冲击中国-东盟自贸区3.0版和RCEP协议红利,甚至破坏中方主导的泛亚铁路和能源合作项目。
越南深知经济命脉受制于中国,2022年双边贸易额2349亿美元,越南农产品出口高度依赖中国市场。2014年“海洋石油981”事件中,中国稍加制裁,越南香蕉出口量暴跌七成。
台海方向才是中国的核心战略焦点。 当前中美贸易战、科技战持续胶着,中国军事资源优先保障台海局势。
若在南海开辟“第二战场”,将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困境,给外部势力可乘之机。
越南也刻意保持低调,填岛时不打主权旗号,避免像菲律宾那样公开挑衅,让中国难以找到直接反击的借口。
真正的杀招藏在西沙。2023年起,中国动用“天鲲号”绞吸船在宣德群岛开展超级填岛工程,每小时吹填6000立方米沙土,将七连屿等8个岛礁连成一片。
工程完成后,这座30平方公里的人工岛将成为南海北部枢纽:向北距海南岛330公里,向西距越南岘港440公里,可监控马六甲海峡至巴士海峡的全部航道。
岛上规划了军事补给站、深海空间站和能源开发基地,与南沙三大岛、黄岩岛构成三角防御体系,实时掌控南海动态。
美国智库炒作越南造岛规模“将超越中国”,实为激怒中国出手,搅乱南海。但中国早已看穿这出戏码,越南的岛礁缺乏海空军支撑,如同二战时日本在太平洋的孤立要塞,战时必成靶子。而中国的沉默,正为宣德群岛的压轴登场争取时间。
九八策略-10倍股票杠杆-普通人怎么才能炒股加杠杆-江西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