8月10日深夜,美国方面突然“变脸”,一边喊着高关税,一边又急切请求中国大量采购其8000万吨大豆。就在这场看似胶着的贸易博弈中,全球粮食供应链和国际经贸格局正在悄然生变。特朗普的算盘能否如愿?中国市场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?
美国关税政策反复横跳,大豆成焦点
今年以来,美方对170多个国家频繁挥舞关税“大棒”,但针对中国的大豆出口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不确定性。据Wind终端数据显示,截至2025年7月底,美国向中国出口大豆量同比下滑近80%,连续14周接近零成交。这背后,是中美双方在农产品领域的策略较量。
回顾政策演进,2019年美方曾试图通过加征三位数高额关税来迫使中方让步,但我国随即采取限制稀土出口、调整进口结构等反制措施,有效缓解了压力。今年8月11日,特朗普签署行政令,将部分对华商品24%关税暂停期限延长90天,并强调协议其他条款不变。对此,中信证券认为,这显示出美国在农产品议题上的立场开始软化;而国泰君安则指出,美方此举主要是为稳定国内农业票仓;华泰证券更关注巴西等新兴供给国带来的产业链重塑风险。
替代效应凸显,巴西成为最大赢家
面对美国产品价格上涨与供应不稳,中国企业迅速调整采购渠道。据海关总署最新数据,今年上半年我国自巴西进口大豆同比增长42%,占总进口量65%以上,而美国份额降至不足20%。陆家嘴金融交易会上,多家油脂加工企业负责人透露:“现在主流合同基本都转向南美,巴西货源不仅便宜,还能锁定长期供应。”
A股上市公司金健米业(600127.SH)在2025年半年报中披露,其原料采购已将50%以上订单转向南美,以规避汇率波动和潜在贸易摩擦风险。这种多元化布局,不仅保障了国内食品安全,也提升了行业抗风险能力。
“如果再依赖单一来源,无异于把鸡蛋全放一个篮子里。”某大型期货公司首席分析师坦言,“目前国际粮价走势高度敏感,一旦某个环节断裂,对上下游影响巨大。”
多边谈判僵持,各国纷纷自保
值得注意的是,美国施压并非只针对中国,日本、印度等主要经济体同样遭遇类似要求。例如,日本政府近期公开拒绝扩大美国大米配额,而印度也宣布适度削减自美农产品订单。同花顺行业热度指数显示,“#地方债新政#”“#跨境电商突围#”等话题持续攀升,折射出各国正加快本土产业保护与全球分工重组步伐。
实地调研发现,在江苏连云港港口,大批来自南半球的新季黄豆堆积待检,本地仓储物流企业负责人表示:“我们已经提前预留仓位,应对未来可能增加的非美元结算需求。”这从侧面印证了一点——谁掌握更多元的话语权,就能在风云变化的大宗商品市场站稳脚跟。
认知误区警示:盲目押注单一合作对象不可取
不少投资者习惯性认为,只要国际关系缓和,中企就会全面恢复购买美国农产品。但事实远比想象复杂。一方面,高昂运费及美元汇率波动推高成本;另一方面,新兴产区崛起导致供需结构彻底改变。历史数据显示,自2018年以来,每当双边摩擦升级,我国相关板块最大回撤可达18%-22%。
操作建议:资产配置如何应对外部冲击?
1. 分散原材料采购渠道
建议实体企业优先考虑多元化进货,比如同步签订南北半球不同产区合同,以平滑周期性价格波动。
2. 关注A股涉足海外布局龙头
如益海嘉里(300999.SZ)、道道全(002852.SZ)等,其海外收购与合资项目可有效分散单一市场依赖。
3. 利用衍生品工具进行套期保值
现阶段期货及期权工具应用成熟,可帮助相关企业锁定成本、降低因政策突发带来的经营风险。例如,今年上半年有超过30%的油脂加工厂采用CBOT远月合约避险,实现利润稳定增长。
未来展望:中国态度决定主动权归属
归根结底,这场以8000万吨大豆为引子的经贸博弈,更像是一盘关于资源配置和战略耐力的大棋局。在这个过程中,那些能够灵活调配资源、不被情绪左右决策的人或机构,将成为最终赢家。那么最后小编想问:如果你是决策者,会选择继续押注传统合作伙伴还是大胆拥抱新的全球机遇?对此你怎么看?
本文无任何不良引导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。
#百度带货夏令营#
九八策略-10倍股票杠杆-普通人怎么才能炒股加杠杆-江西股票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